@chenxingdotli
Chenxing Li
6 months
高性能公链是 2017 年前后火热的话题。当时区块链系统的性能瓶颈主要是共识协议。因此“一胖遮百丑”,仿佛只要解决的只要解决了共识协议的问题,区块链性能就能剑指百万 tps。 加之缺乏真实场景的压力测试,各种区块链项目虚标 tps,掩盖了实现一个高性能系统的挑战。
2
4
16

Replies

@chenxingdotli
Chenxing Li
6 months
Conflux 上的铭文结束了,是时候复盘一下这一期间的系统表现了。 eSpace 的 gas war 从 12 月 13 日开始,14 日起 cross space 打铭文波及到 core space. 之后四五天的时间里,Conflux 链上持续有 1000 万 gas 每秒的负载,累计 gas 估计有 4 万亿。(已排除跨 space 10 倍放大的部分)
11
22
58
@chenxingdotli
Chenxing Li
6 months
在整个过程中,除了一处逻辑错误导致的停机以外,区块链系统的核心部分(节点间通讯、共识模块、执行模块、存储模块)保持了平稳运转。周边模块(交易池收件、RPC 服务)暴露出的一些功能设计不合理、不完善的地方可能带来了不太好的用户体验,我们之后也会进行修复与更新。
1
3
11
@chenxingdotli
Chenxing Li
6 months
在 Rollup 的发展中,也存在类似的问题。大家过于关注以太坊共识协议的性能瓶颈,而忽略了其他模块。 我在一个更早的推文中,详细解释了各种可能的瓶颈。
@chenxingdotli
Chenxing Li
2 years
区块链的性能优化是一个很热的话题。然而,由于区块链系统的复杂性,系统性理解性能优化门槛很高,这就为“性能虚标”提供了空间。前有 “百万tps” 大跃进,后有 “80万tps” 宕机链。 所以,我希望展开来讲一下决定区块链各模块的性能瓶颈和挑战,看看那些漂亮数据背后的水分。
19
96
213
1
1
7
@chenxingdotli
Chenxing Li
6 months
最终,在区块链系统中,总有一个瓶颈替其他瓶颈抗下所有。但这不等于其他瓶颈就不存在。 比如这波铭文,因为被部署在 eSpace, 而 eSpace 为了避免“无抵押存储”膨胀而进行了限流。所以系统最大的 tps 是 1000 万 gas / s 左右,而不是理论最大值 6000 万 gas / s. 交易传输量也不大。
1
1
12
@chenxingdotli
Chenxing Li
6 months
真到了 6000 万 gas / s,我觉得离稳定运行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。不过 1000 万 gas / s 也不算低了。 区块链系统的性能优化,还远没有到终点。匮乏的真实需求为技术发展掩盖了太多的问题。 就像一辆车,时速表最大到 300,但天天堵在市区,谁知道一脚油门下去什么样呢?
3
2
18